集采三进落地!引爆基层医药市场
发布时间:
2025-10-25 09:26
随着全国27个省/市/自治区逐步落实集采药品“三进”工作,基层用药市场正历经新一轮变化。
 
01、一地采购金额激增277.58%
10月18日,江西医保局官微公布的一组数据为此提供了具体例证,2024年8月启动集采药品“三进”工作以来,截至2025年9月30日,江西自愿申请参加采购集采药品的有21642家,包括14518家基层医疗机构、370家民营医疗机构、6754家零售药店,覆盖率73.6%。
在药品交易方面,已纳入586家企业670个品种1974个产品,省招采平台总全省交易数量24574.87万片/粒/袋/支,交易金额1.94亿元。与2024年底相比,覆盖产品数增加28.43%,品种采购量增加258.37%,采购金额增加277.58%。
江西的情况并非个例,而是全国趋势的一种体现。不少地方也相继公布了各自实施进展的详细数据:
各地纳入“三进”清单的药品数量较为可观,例如安徽首批为1628个,甘肃超过2000个,重庆品规数量达到3586个,西藏为3462个,新疆共纳入2798个。
在参与单位广度上,重庆市将180家民营医院、1661家药店和1532家村卫生室纳入体系。浙江衢州市共有348家定点零售药店、82家定点民营医疗机构、424家村卫生室(社区卫生服务站)参与,占三类机构总数的70%以上……
这些数据反映出,集采药品“三进”政策进一步激活了基层用药市场。
从各地已发布的文件来看,数量方面通常要求零售药店配备不少于50种集采药品,民营综合型三级医疗机构不少于80种,其他民营医疗机构则与药店一样为50种。
价格方面,公立基层医疗机构按照药品“零差率”政策,以集采中选价销售;定点民营医疗机构以不高于中选价销售;鼓励定点零售药店以不高于中选价销售,采取双标签(集采中选价格和销售价格)规范公示药品价格。
在实际执行层面,各省根据自身情况也展现出了不同的侧重点和严格程度:
1.对于以鼓励为主的零售药店,部分省份药店参与积极性较高,如湖南已实现14个市州1800余家定点零售药店全覆盖,以及新疆、陕西等地还进行了药店示范店的评选和授牌。
2.纳入“三进”范围的基层医疗机构类型在不断拓宽,以往提及的基层医疗机构多聚焦于村卫生室,而现在已逐步扩大,像江西、广东、黑龙江和辽宁发布的文件中都包括了乡镇卫生院、社区卫生服务中心/站。
3.对配备药品数量要求也呈现出动态调整的提高趋势,如湖南除前期试点纳入的660个集采中选药品外,此前预计今年三季度集采中选药品种类将增至800个以上,后续还将根据各批次集采进度动态扩容。
4.在价格管理方面,各地更是展现了多样化的创新思路。江西在鼓励药店按中选价销售的同时,也给出了明确的加价空间(顺加不超过15%);湖南则探索更为市场化的“量价挂钩”机制,将药店的“量价比较指数”与其加成比例挂钩,对价格持续偏高的药店适当降低加成比例,以此压减虚高价格;郑州则采取了财政激励手段,参照基本药物补助办法,对村卫生室和社区卫生服务站按集采药品使用金额的15%给予补助。
同时,为确保“三进”政策有效落地,各地文件也对执行监督和货款回款等关键环节作出了硬性约束。
大部分省份明确禁止“三进”机构向企业收取上架费、返点、回扣等。西藏特别强调了供应企业的配送责任,确保不因订单大小或地理位置而拒绝或拖延配送。江西则设定了清晰的回款时限(原则上不超过交货验收合格后次月底),并探索将直接结算范围扩大至民营医疗机构和零售药店。
02、在基层,这些药企、药品最受欢迎
随着集采药品深入基层市场,药企之间的竞争格局也正在重塑。这一趋势对那些依赖传统多级分销模式的企业构成了直接挑战,同时也为那些在集采中积极布局的企业带来了新增长机遇。
从近期安徽和青海公布的“三进”药品清单来看,科伦药业、石药集团、齐鲁制药、扬子江药业、国药等大型药企,其进入基层的药品数量普遍排名靠前。
在安徽的清单中,齐鲁制药以44个药品位列第一,科伦药业、扬子江药业、石药集团和正大天晴也均有超过30个药品入选。同样,在青海,科伦药业更是有63个药品进入清单,石药集团、贝特药业、扬子江药业和国药的入选数量也均在40个以上。
药品品类方面,清单中药品多以基层常见病、慢性病用药为主,这一情况也与米内网公布的2025年上半年基层用药市场整体趋势相吻合。
2025年上半年,城市社区市场药品销售额约450亿元,无论是化学药还是中成药,心脑血管疾病用药市场份额占比均超30%,排名第一。乡镇卫生院药品销售额超400亿元,在中成药方面,心脑血管疾病用药同样显示出主力地位,占比超31%;化药和生物药用药方面,全身用抗感染药物以超过25%的占比位居首位。
与基层医疗机构不同,城市实体药店市场展现出更为多元的消费场景,其上半年销售额超过1500亿元,规模远超基层医疗。
在药品结构上,抗肿瘤和免疫调节剂以约24%的占比,成为化药和生物药中的第一大品类。紧随其后的是消化系统及代谢药(超22%)和心脑血管系统药物(超11%)。中成药方面,呼吸系统疾病用药“称王”,占比接近28%;其次是消化系统疾病用药,占比超过15%。(本文转自赛柏蓝)
九典,九典制药,集采,疼痛,洛索洛芬钠,酮洛芬,消炎解痛
上一页
下一页
上一页
下一页
 
         
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