全军覆没!口崩片也不行?
发布时间:
2025-08-12 09:00
奥司他韦颗粒剂被纳入了第十一批集采目录,即将被集采,继胶囊和干混悬剂之后,奥司他韦目前已上市的最后一款剂型也将被集采。
奥司他韦这款“流感神药”曾经拯救了无数人的性命,历经多年,全平台销售额依旧有接近百亿。奥司他韦原研是罗氏,商品名为“达菲”,2016年曾经一药难求,后来在国内仿制药的强生产助力下成为了当下流感首选药物。
奥司他韦市场最大的不是原研而是东阳光集团,首创颗粒剂,又在第七批和第八批集采中标胶囊和混悬剂,2024年依旧保持着全平台70%的市场规模。该品种有着较为庞大的药店市场,受集采影响并不大,对奥司他韦市场占比影响最大的反倒是东阳光公司的品牌效应。
为了避开东阳光集团竞争,有诸多企业布局过奥司他韦改良剂型,但都失败了。
全军覆没
近日,北京星昊官网发布声明,主动撤回了磷酸奥司他韦口崩片的注册申请,至此奥司他韦所有改良剂型宣告全军覆没。
北京星昊已经对该品种提交了两次上市申请,第一次未被批准,第二次主动撤回,北京星昊在公告中还提到将再次申报,还预备三次冲击次品种改良。
三次上市?可见对此品种抱有很大希望。
对于改良制剂无法获批的原因,行业第一反应是“无临床优势”,但北京星昊在收到通知件时应当能见到理由,被否一次后再申报,口崩片无法获批可能并不是此理由。
口崩片是近些年改良的主流,北京星昊的奥司他韦口崩片未进行大临床,完成与已有剂型的BE试验后就提交了上市,撤回也许真如公告推断,药品的相关试验研究工作不够完善。
不只是口崩片审批不顺,口溶膜、缓释片、微片甚至走不到申请上市,倒在了IND阶段,齐鲁的口溶膜,东阳光的缓释片,临床都没批准,其中磷酸奥司他韦口溶膜2次按照2.2类申请IND,均未批准。
IND都没批准,大概率就是不建议进行研发,明显临床优势这几个字,依旧是改良药头上的紧箍咒。
北京星昊不肯放弃口崩片,预备第三次上报,但留给改良奥司他韦剂型的时间不多了,更有竞争力的下一代流感药物来了。
新一代机制“me-too”
近些年应对流感的新成分层出不穷,罗氏的玛巴洛沙韦,风头更盛,已被捧上了新一代“流感神药”的神坛,市场增速惊人,上市四年就到了10亿以上,石家庄欧意和郑州泰丰已过评上市。
玛巴洛沙韦专利保护期要到2031年9月,即使仿制上市也不能销售,促使国内企业开始研发me-too类药物。
今年3月,青峰医药子公司科睿药业的1类新药玛舒拉沙韦片获批上市,继玛巴洛沙韦后成为全球第二个、中国首个自研me-too类创新药。
国产首个出现后不过三个月,南京征祥医药有限公司的同类流感1类创新药玛硒洛沙韦片获批上市。
玛舒拉沙韦片和玛硒洛沙韦片两款新药审批时间都不到两年,平均在17个月,以1类新药来说,速度已经算非常快了。
“沙韦”类不仅有连续上市,还有多款正在研发。
玛氘诺沙韦片,嘉兴安谛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已于2025年3月提交了上市申请。
玛氘诺沙韦颗粒,嘉兴安谛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也在2025年申报了临床。
这个赛道已经卷起来了,流感是一种每年都高发的疾病,市场一直都会大,一代代“神药”的出现也证明了这一领域潜力无穷。
与研发玛巴洛沙韦me-too类药物相比,奥司他韦改良研发,看起来就似乎没那么显眼。
未来流感药物会走向哪里?各位看好哪一款药?(本文转自药通社)
九典,九典制药,奥司他韦颗粒剂,第十一批集采,集采